艺术资讯

全部

评论

动态

观点

对话

Comment

News

Opinions

光之语”展览研讨

视频

【对话】读书随笔及新作一幅

发布时间: 2012-07-23 13:58:55

  我与一位朋友的交流中曾讲到一个作画者同时也是自己作品的观者……现在我读到纳博科夫一段话:“我想一个艺术家不该去管读者或观众是谁。他最好的观众是每天早上刮胡镜里看见的那个人。一个艺术家想象的观众——当他想象这种东西时——是一屋子戴着他自己面具的人。”是的,这话我首先是认同。以自己的创作过程来说,正如同有两个我在配合着进行。一个我专心致志地涂抹,一个我有着一双审视的眼睛。作品每每告一段落停笔之时,观者的我就处于主导地位对画者的我提出种种要求。直至作品完成——它的面貌总得符合观者的我的理想。当然整个过程充满了两个我之间的争执,于是画面上往往留下反复折腾的痕迹——反之,二者少有争执之时,那过程的顺利所表现出的画面常常达不到前者的效果。


  但我还想补充一点。在创作过程中的某些阶段,观者的我(即意识)退隐——那正是如我的上文所说的,作画者听从画面的指引,那一刻是潜意识在自由流动。但是一旦关系到画面的控制(极端重要的)又需观者的我出场。


  纳氏还说:“作家之所以同读者发生冲突是因为作家本人是自己的理想读者,而其他读者往往是动动嘴唇的魔鬼和健忘症患者”。呵呵,我还不至于将有意见冲突的读者视为“动动嘴唇的魔鬼”,但那“健忘症患者”倒是符合我的感受。——2012



就像一棵树 146x114cm 2012





 



细部

(新闻来源:艺术家提供)